計程收費才上路,eTag儲值就被投訴吃錢,有一位蔡先生到超商儲值500元,加上之前的餘額,應該有602元,上網查詢卻顯示只剩66元,讓他憤而投訴,質疑質疑遠通A錢。
遠通則出面澄清,強調這是少數個案,查訊後發現是因為系統轉換不穩定才出狀況。
來到超商,在機器螢幕上面,按一按,民眾動動手指,就能幫eTag儲值,看似方便,卻暗藏問題。
有一位遠通用戶接到加提醒值簡訊,到超商儲值500元,他自認再加上儲值前的金額102元,總共應該有602元,查詢後卻顯示只有66元,等於536元平白無故就蒸發了。
民眾:「它在污錢嗎效率不是很好喔,因為正常來說存了也不會去檢查。」
民眾:「所以eTag我應該不會裝吧。」
有人怕當冤大頭,還考慮不裝eTag,絕大多數人也說,未來會更小心,再次重複確認。
事件曝光,遠通自行清查,發現至少10個用戶,有遇到類似加值沒入帳,甚至被系統倒扣錢的異常情況。
遠通發言人周世惠:「因為在計程上線初期,有一些連線不穩定的部分,所以超商儲值的資料,比較晚進到系統來。」
遠通強調,純粹是超商儲值資訊,連線到和公司資料庫有時間落差,用戶只要有加值,資料一定都在,不會損及權益。
偏偏在國道計程上路後,只是負面消息頻傳,也讓外界對於eTag的信心,難免大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