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機場斥資近27億元,於2004年擴建啟用後,營運量卻是每況愈下,逐年下滑,過去政府希望用兩岸包機挽回頹勢,但航班有一班沒一班的,到今年7月後,兩岸(花蓮)包機已是掛零。政院東部聯合服務中心執行長許傳盛今天拜會交通部觀光局,希望能爭取航班補貼,提高廉航設點直飛意願。
許傳盛的構想是,廉航設點直飛首推日本、花蓮,他說,花東的歷史人文與壯麗景觀對國際旅客頗具吸引力,現在日本來台旅客即將突破一年200萬人次大關,不久前他曾拜會的樂桃航空,即表示願意開設直飛航線。
許傳盛也說,直飛花蓮還能減輕北迴鐵路的負擔,預計先期以包機方式營運,待市場成熟即能轉為定期航班,加上計畫逐步推動「自立門戶花東整合行銷」,可讓花東成為旅客來台必遊地區。
交通部觀光局國際組副組長鄭瑛惠允諾自明年起,將提供花蓮機場航班每架次定額補助,以鼓勵航空公司增設台日新航線。
許傳盛說,花東因歷史緣由,仍留有許多日本神社、遺址、古蹟、移民村等,更有很多長輩、原民能說日語,對日本旅客來說相當友善 ; 加上擁有紅葉、瑞穗、安通、兆豐等地豐富的溫泉資源,以及日本國民熱愛的登山、馬拉松、三鐵等活動與自然環境,這些都能吸引日本旅客造訪。
花蓮機場的旅運人次於1997年達到最高峰185.6萬人次後,往後則是逐年下降,至2001年整建時已僅剩1,244,811人次。不過因當初評估失誤,加上鐵路班次增加,導致偌大航站經常「空空蕩蕩」,被譏為「蚊子館」。
過去8年,台灣政府向中國表達善意,並由地方政府招攬包機旅遊,但航班並未顯著增加。今年中國觀光團客來台減少,兩岸航線載客量也跟著縮水。根據民航局統計,7月兩岸航線旅客人數,只有松山機場小幅成長,其他全衰退,台南機場與花蓮機場甚至掛零。
圖:許傳盛說拜會交通部觀光局副組長鄭瑛惠。(圖/東服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