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呂雪彗、陳祐誠╱台北報導】
經濟部投審會2日才表態,要求Uber最快11日撤資離台,但政院昨表示,決延長時間處理,暫緩要求撤資。高層官員說,為避免讓人覺得台灣不歡迎外資,決雙管齊下,一方面要求Uber繳稅、驗車及保險,比照計程車應有義務;另方面輔導國內計程車業者建立「網路媒合叫車服務」機制,以利與Uber競爭。
「髮夾彎」再現?Uber不僅不撤資,還將研擬法規,讓其合法競爭。政院高層官員說,把Uber趕走不能不文明,立即要人撤資,會讓人覺得新政府不歡迎外來投資,有傷形象,何況經部僅依立院協調會決議,就發函要求撤資並不宜。
高層官員說,政府會要求Uber比照台灣計程業者的規範,若不理會將繼續開罰;另方面,輔導計程車業者建立網路媒合車服務機制,即交通部所謂「多元計程車方案」,但此機制與Uber合法化無關,而是迎戰Uber。
政院高層說,當這二管道都窮盡,才會請Uber走路。據透露,經部是因7月11日計程車業者包圍立法院,抗議Uber搶生意,協調會決議經部應於1個月內處理Uber撤資案,才慌亂處理Uber案。
政院發言人童振源昨表示,Uber依現行法制,已可申請計程車客運服務業接受政府管制,其營業爭議在逃避繳納營業稅。
針對多元計程車方案,交通部簡任技正胡迪琦說,Uber只靠現有法令就能合法,若經營計程車客運業,可申請運輸業執照,若經營媒合叫車服務平台,則要申請計程車客運服務業執照;但Uber在台申請的卻是資訊服務業,完全不沾邊,2個相關執照都不申請,對消費者與市場秩序都不是正向發展,非交通部樂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