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時報記者林惠琴/台北報導〕台北市政府自九十三年起投入三億元推動公車動態系統,但昨台北市議會審查明年度總預算時,市議員吳思瑤質疑砸下重本,花費十年推動的結果,完成度竟然只有廿五%,顯然效率有待商榷,明年編列預算八千七百萬元遭擱置。
吳思瑤表示,前年調查發現,台北市傳統公車站牌與候車亭共五千三百二十五座,但智慧型站牌只有四百九十五座,比例僅九.三%,昨詢問交通局推動進度,今年竟然也只達成廿五%,等於砸下大錢、花費十年的時間,僅完成建置四分之一,令人難以接受。
吳思瑤指出,面對普及速度如此慢,公共運輸處明年又再編高達八千七百萬五千六百元的預算準備汰換、增購相關設備,但允諾明年完成目標為三十%,只較今年成長五%,無法認同這種執行率。
交通局長王聲威澄清,智慧型站牌建置進度緩慢涉及先前花很長的時間在建立行經路段長度、站與站間距標準參數的後端系統上,後來於九十九年已建置完成,未來可望加快拓點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