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政府規畫2016年底推行汽車共享制度,也就是將汽車比照U-Bike營運模式,由市府提供場地,民間租車業者營運,以租車來降低買車人數。但藍綠議員都痛批,政策邏輯錯誤,反而會降低民眾搭乘大眾交通工具,更擔心會有民眾租車鑽漏洞,沒有駕照也能偷開車,要柯市長別忘了,E-bike撞死人的前車之鑑!
台北市議員(民)王世堅(2016.04.21):「你剛挖了三橫三縱,你現在又搞U-car,你是神經病嗎?」
上週四(4月21日)質詢,議員被北市府規劃的U-car政策,氣到破口大罵,說這是「餿主意」,但北市交通局,還是決定在年底推行,希望減少買車民眾人數。
交通局長鍾慧諭:「一輛車子可以給8-15人開,所以你買車需求就會降低,日本他們研究結果是,其實參加會員的人,有1/3的人會放棄買車子。」
實際觀察台北市交通,假日路邊停車格,一格難求,的確買車也沒地方停。但北市府規劃年底推汽車共享制度,汽車比照U-Bike,由市府提供場地,民間租車業者營運,用租車來降低買車人數,真的是好方法嗎?
台北市議員(民)王世堅:「U-car政策完全是邏輯錯亂,急進式的思考,實驗性的政策,死豬不怕滾水燙,這位鍾局長,你還要這樣瞎扯胡搞嗎?難道你就是要配合柯市長,在滿週年的時候,湊足一個業績。」
台北市議員(國)汪志冰:「去年8月份,曾經一個台北市試辦U-Moto,造成一個女孩子撞死老婦人,接下來是4個輪子,2個輪子滿街跑就已經非常危險,更何況是4個輪子,年齡你沒辦法去限制,是不是就造成非常危險,一個不定時的炸彈在馬路上趴趴走。」
台北市長柯文哲:「如果單獨一個政策它不會成功,所以它搭配停車場管理,停車位管理多面向同時並進,所以將來我們的交通政策,會比較有整合性,U-Car是一個目標,但是那個配套措施還要再討論。」
也因為當初U-Moto的前身E-bike,時數不超過25公里,就曾經撞死人,才讓U-Moto政策胎死腹中,現在市府要推出4輪的U-car,勢必要好好規劃,否則沒有解決停車問題,反而增加更多交通亂象。(民視新聞陳姵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