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對公車族來說是個痛苦的季節,在高雄市等公車可是有天壤之別,推出了超商等公車的措施之後,有的就可以在超商吹冷氣等公車,反觀老人口相對較多的左營區,有些候車處不要說座位,就連遮陽的地方都沒有,長輩每天都要曬到頭昏腦脹。不過交通處澄清不是他們大小眼,建置候車亭實在是有難處。
書桌造型的候車亭造景兼具功能性,甚至還有候車亭就設在超商裡面,邊等公車還能邊吹冷氣,實在享受。
不過鏡頭一轉,來到眷村老年人口較多的左營區,阿嬤全副武裝,口罩帽子加墨鏡,這是她們艷陽底下等公車的標準配備。
民視新聞記者曾虹雯:「高雄左營老年人口相對較多,但是這裡的公車站牌,卻是連遮陽的地方都沒有,老人家常被曬到頭昏眼花。」
等公車長輩:「躲在騎樓裡面啊!不然被曬成這樣。」
等公車長輩:「要是躲在裡面看不到車來。」
想躲進騎樓又怕公車跑掉,縮在站牌陰影處勉強遮陽的阿伯,令人看了心疼。南台灣夏天氣溫動輒30多度,更往裡頭的復興新村候車處連騎樓都沒有,高齡80多歲的李伯伯每次等車就像烤肉,儘管旁邊有座位,也只能望椅興嘆。
等公車長輩:「(為什麼不坐椅子)椅子太燙了。」
等公車長輩:「下雨最糟糕了夏天又很熱。」
交通局運輸科長陳榮輝:「祥和山莊還有復興新村這邊,因為原來是國防部改用地,今天2月的時候才同意,土地可以提供我們做候車亭使用。」
老人家時常得在太陽底下站上1小時等公車,同樣都在高雄市區,等車待遇卻天壤之別。其實長輩公車族的苦,交通處不是不知道,只是每當計畫設置公車亭,卻總是遇到重重阻礙。
交通局運輸科長陳榮輝:「可能受限在腹地(太小)限制,或是店家的阻抗因素。」
幸好最新研發的懸臂式候車亭出現了,所需要的腹地更小,更加能廣泛運用。候車亭不斷改良創新,交通局絞盡腦汁,要在照顧公車族和店家之間取得平衡。(民視新聞曾虹雯、陳家祥高雄市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