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阿嬤,關廠阿嬤,工人阿嬤

 

文/2016工鬥連線,圖/MAWOO86

今(29)日為國道關廠案爆發兩週年,這兩年以來,在對執政黨國民黨的抗爭中,從兩任部長與閣揆,追到了現今的總統候選人,但收費員儼然成為關廠人球,被各層官員踢來踢去,執政黨中無人願意負起解決責任。而現今很可能執政的民進黨,持續以「尚未執政」作為理由,不願於選前承諾關廠案之解決。因此關廠兩週年的今日,國道收費員將以懸吊的行動劇,象徵目前關廠案延宕兩年未獲解決,同時代表著這兩年來,勞工因關廠失業、年資喪失而陷入困頓無助的處境。

關廠案為錯誤政策產物,總統候選人怎麼看?

國道關廠爭議,直指出長期以來藍綠政權皆沒有改革,偏袒財團、壓榨勞工的錯誤政策,即BOT政策與政府非典型聘僱政策。

1997年起政府以「科技進步」的大旗開始推動電子計程收費(ETC)。但事實上,政府所推動的不只是自動化的政策,而是其背後將國道賤賣給遠通電收,圖利特定財團的BOT政策。回顧ETC建置的歷史我們清楚看見,不分藍綠的政府,皆做出包庇特定財團的舉動:從民進黨執政時期即便爆發貪汙舞弊案,仍力催遠通電收承包ETC案;到國民黨時期惡性關廠、全面實施ETC,但無能追討遠通積欠近4億的罰款等。政府的BOT政策,最終讓國道成為特定企業的壟斷事業,而政府必須拿出比過去更高額的支出補貼財團,全民成為財團的提款機。

另一項重大的錯誤政策,則是政府長期以非典聘僱剝削公部門勞工。國道收費員因其非典聘僱的身份(約僱人員、臨時人員),而在遭遇關廠時不僅沒有解僱保障,被政府用完就丟;而同時因為沒有適用〈勞基法〉,連一般勞工最基本的工作年資累計都沒有,領不到應有的資遣費。這種非典聘僱所導致的一年一聘、年資被政府吃掉的爭議,不只在收費員身上,更發生在全台灣14萬政府內的非典勞動者身上。政府儼然是現今台灣最大宗剝削勞工的惡性資方。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