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個很喜歡音樂的人,原則上多數的音樂我都喜歡:古典、爵士、搖滾、鄉村、藍調、民謠等等,只要有機會聽到,我都不會排斥。而做為一個前技術編輯,雖然我沒有買過太多昂貴的音響器材(喇叭、擴大機是有一組,但沒有很貴,依然是走高CP值路線),但耳機我的確是有花過一些時間研究、試聽也買過幾副價錢尚可接受的耳機(都是五千以內)。
目前我手上除了iPhone附送的耳機之外,我還有一副放在公司的AKG K240,偶而會隨身帶的Marsahll Major第一代,以及基本已經沒再用的二手Grado SR80。
特別把型號寫出來的原因,是因為想讓大家知道我買耳機的偏好,除了CP值之外,我基本上都會選擇耳罩式的耳機。原因很單純,我實在不太喜歡入耳式的耳機,一來我覺得不舒服,二來太容易把我跟整個世界隔開,而後者不管是在家、在走路或是辦公室,我都覺得很不對勁。
在家當然不用說了,我都是用喇叭聽音樂。在辦公室的話,雖然我是帶著全罩式的AKG K240,但音樂我都不會調太大聲,因為我希望不要讓同事要花很大聲叫我,或是別人在閒聊一些事情,我卻因為被音樂聲音蓋住而沒有適時的參與討論。
而在移動中的時候,其實我更是不常戴耳機聽音樂,原因也很簡單,我覺得安全更重要。
我當然可以理解大家喜歡在移動中聽音樂來排遣無聊時間,但是在這個處處容易形成低頭族的時代(我自己偶而也會一邊走一邊想要趕著時間回點訊息),低頭縮減視野已經夠有可能在路上造成危險了,再加上用耳機和音樂把自己的聽覺也封閉起來,我實在覺得不太妙。
這也是我對有些人會一邊騎車(腳踏車或機車都有)一邊戴著耳機聽音樂感到擔心的原因。畢竟這些行為本身都有一定的速度,相比於走路更需要注意周圍的環境。
我完全可以理解一邊走路或是一邊騎車一邊聽美妙音樂的快感,尤其對我而言我很喜歡用Marshall Major來聽比較搖滾的歌。Marshall的喇叭或是耳機除了音場不錯之外,聲音都會有點粗糙的顆粒感覺,拿來聽古典或是流行樂可能會有點不太「乾淨」,但是聽爵士或是搖滾就非常過癮,我有時候甚至會聽到high處差點就在路上打起拍子或彈起「空氣吉他」。
但是這種快感如果是建立在危及周遭或是自己的情況下的話,實在是不太划得來。就好像如果可以,我也希望能夠一路騎著ubike一直按著鈴鐺然後在人行道上狂飆,但是這對周圍的用路人來說不但沒有禮貌而且危險,為了每個人好,當然也只能彼此小心謹慎不要太過癮。
我很努力不要在文章中有太過說教意味,但有時候我發現不講清楚一點,很多人真的不會注意到有些自己習慣的行為是會造成別人困擾的。真心希望大家在路上聽音樂、用手機、騎車的時候,能夠稍微注意留心一下周遭的人,應該會讓這個城市對每個用路人都更友善一點。
為什麼我不常在路上聽音樂

楊士範
-
讚
部落客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總編輯暨共同創辦人。嗜酒、咖啡、音樂、棒球、籃球、跑步、電影、小說、寫作。因過於迷戀馬修史卡德而不知不覺有往酒鬼邁進的傾向。看到左撇子黑人爆炸頭吉他手就會想上前點Little W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