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揪中央 開發松機現址

 

中國時報【陳芃╱台北報導】

台北市長柯文哲曾多次表態盼松山機場遷移,北市府為此將於17日舉辦論壇。松機遷走後的土地怎麼利用,北市府希望和中央共組「開發公司」共同規畫,也認為可將部分開發利得用於補助離島居民搭乘機場捷運、往來北市和桃園機場。

前身為日治時期的「台北飛行場」,松山機場從國際機場轉型為國內機場,2008年再被定位為「首都商務機場」,目前有東部、兩岸、日本和韓國等航線;據民航局統計,松機年客運量約610萬人次。

北市副市長林欽榮表示,中央宣布2018年完成桃機第四航廈、2020年蓋好第三航廈,共可容納約5000萬人次旅客,能吸納松機運量;加上五楊高架已開通、機場捷運預計明年3月通車,「一定要在首都起降飛機嗎?」

松機的客運量以離島占39%最高,其次是兩岸的27%、日本23%。

林欽榮指出,澎湖、金門等地直接和桃機對飛,才能有效增加離島的國際觀光客。為了「養活」機捷,並符合離島機票補助的精神,北市府建議將未來松機開發的部分利得,用於補助台北至桃園間的捷運票,和機票形成「聯票」,專供設籍離島的民眾使用。

松機含周邊未開發的機場用地、農業區共約314公頃,林欽榮表示,可比照「高雄港模式」,由地方和中央共組「松山機場遷建與再生開發公司」,推動未來發展。但他不願透露北市屬意的開發方向是什麼,僅說希望一半的空間能開闢成公園,作為大台北地區最重要的生態綠地。

松機存廢討論多年,鄰近機場的幾個里似已不堅持「非遷不可」,也有居民認為出國方便,沒什麼不好。

位於機場西側的中山區大佳里有許多矮房、修車廠,里長莊欽億表示,機場能遷最好,不遷也希望政府鬆綁土地使用規定,不然里內許多房屋只能修補、無法重建,幾十年來景觀像「貧民窟」般難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