紓解三峽老街車潮 交通局擬闢外環道

 

中國時報【謝幸恩╱新北報導】

三峽老街遊客如織,進出車流綿延數公里,連帶癱瘓周邊復興路、文化路、中山路交通,交通局擬自中山路左側闢外環道紓解平面道路車潮,並打通鳶山隧道銜接高速公路,北桃來回縮短15分鐘;交通局表示,隧道可行性低,仍在研議。

三峽老街為全台172條老街中長度最長、最完整,老街位處市中心,每逢假日人潮擁擠,一瞬間湧入龐大車流量,造成周邊文化路、復興路、中山路交通動線打結,連帶影響國道三號三鶯交流道北向下匝道的車流,假日至少得等上15分鐘才能下匝道。

交通局評估,復興路平日尖峰時間每小時車流量超過1700輛,最高時速僅20公里,中山路、大智路、文化路路幅狹窄,每小時車流量也將近700輛,柑園、樹林及北大一帶多利用三鶯交流道進出國道,尖峰時刻車流量龐大。

交通局指出,為紓解平面道路車潮,預計自中山路左側開闢1條外環道作為替代動線,全長約700公尺,180度的迴轉半徑以延長行駛距離,也可錯開主要道路車潮,至少引入3成車流,紓緩老街車潮,由於工程費用涉及徵收土地,目前仍在評估。

市議員廖本煙說,可從文化路連接中山路國道涵洞另闢1條道路,提前引導車流到替代動線,另三鶯交流道銜接鳶山隧道,若打通將有9個里的居民受惠。

交通局表示,文化路銜接涵洞道路長400公尺、工程費3000萬元,可成為外環道先導工程,鳶山隧道預計貫通鳶山間山凹,當地土質破碎、含水性高,加上徵收土地、工程費用高達30億元,可行性低、效益小,8個月後將提出評估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