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ETC 獲ITS名人堂大獎

 
 

工商時報【本報訊】

從2003年臺灣開始規畫採BOT方式辦理電子收費的那一刻開始,在前後以10年時間溝通電子收費政策,以3年時間與民眾溝通計程費率的過程中,徐旭東即經歷了人生裡最「漫長」的一段歷程,其中的艱辛自是不言可喻。直到正式上路後,紛紛獲得國際大獎的肯定,譬如今年7月,高公局因為ETC而獲得美國「IBTTA收費系統卓越獎」,遠通電收則以ETC卓越的系統入圍美國「百大科技研發獎(R&D 100 Awards)」,尤其是國際智慧運輸界年度盛事的ITS世界大會,當宣布名人大獎--產業成就獎亞太區得主是為臺灣遠通電收時,隨著現場響起的熱烈掌聲,徐旭東難掩興奮之情。

首先,徐旭東針對十多年前,政府即決定實施電子收費的遠見感到佩服,同時,他也強調,臺灣ETC目前高達94%的使用率以及99.97%收費成功率,證明這是個成功的PPP(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政府與民間合作模式)案例,「在政府的支持及持續鞭策下,ETC做到了現在國際上接連獲獎的佳績!」臉上充滿興奮的神情。在此同時,他也特別感謝經濟部次長沈榮津的陪同與會,大家一起為了推動臺灣ITS產業在國際發展、為臺灣出口找尋新藍海商機而努力。

徐旭東表示,臺灣在ETC領域領先全球,獎項不僅表揚遠通電收突破性的努力,也肯定政府的智慧運輸政策。全球智慧運輸發展多年,只有臺灣做到這個標準,在高速公路上不需做額外動作就自動記錄,符合現代社會的「綠色」要求,車子不必停下繳費,就避免耗用能源和溫室氣體排放,也減少時間浪費。他表示,這個獎表揚了遠通電收突破執行、建設、營運上的努力,也肯定了臺灣政府的智慧運輸政策,對臺灣是很好的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