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痛定思痛 改善道路交通安全

 
 

國道交通事故造成六死一傷的重大傷亡,真是令全國民眾感覺難過,尤其往生者都是正開始在社會各界發光發熱的年輕人,這重大傷亡不僅是他們家庭的沉痛傷害、一輩子的不捨,更是國家社會的重大損失。我們交通監理、警政執法單位檢討此「重大交通事故」的同時,更需要在工程、管理、法規、與組織等方面進行全面的檢討,並正視道路交通安全對於台灣的重大影響,積極展開必要作為。

台灣每年車禍傷亡超過三十三萬人,其中死亡超過四千人、而重殘超過五萬人,經濟損失為超過一百六十億美元,約為國民生產毛額(GDP)的百分之三點一,對於社會國家生產力影響可謂巨大。聯合國與世界衛生組織有鑒於各類意外傷亡事件中,因交通事故死亡每年高達一百三十萬人,若沒有積極作為,在二○三○年全球因車禍死亡人數將攀升至二百四十萬人,為意外死亡排行的第三位。因此,在二○一一年,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與許多國際學、協會就積極呼籲各國政府重視交通安全問題,並在各國啟動「二○二○交通安全黃金十年計畫」,期能結合「車輛技術」、「公共運輸」、「道路設計」、「駕駛教育」、「智慧科技」、「動態執法」等跨部門合作讓全球每年因車禍喪生人數在二○二○年能夠達到減半目標!日本、美國、英國、澳洲與歐盟的國家更積極整合公、私部門力量,推動交通安全的全民運動。日本早在三十年前就在不同階段由首相親自推動道路交通計畫,讓日本的道路交通肇事率、傷亡率以及因酒駕傷亡人數大幅降低,日本政府在組織改造、道路工程、執法作為及車輛工程方面的執行計畫,已經成為開發中國家的典範。本次全球黃金十年交通安全計畫,日本更喊出「零死亡(ZeroFatality)」目標:在二○二○年沒有民眾因為交通事故而死亡。日本政府系統化的提升道路交通安全作為,實在是台灣和其他國家學習的典範。

道路交通安全牽涉人、路三大要素,而本次國道的重大車禍突顯了台灣監理制度對各類駕駛人與用路人的教育與執法觀念都有大幅改善的空間。此外,由交通部主持、涵括內政、教育部門的跨部會道路交通安全組織,未能發揮規劃、協調、指揮、執行交通安全改善計畫的積極功能,亦為台灣無法如日本明顯提升交通安全的主要原因之一。此外,交通部公路總局結合交通與醫療專業的駕駛人醫學諮詢委員會僅為任務編組,未能發揮功能,路政司主管依法應參加保險研發中心跨部會會議,結合道路安全風險管理與保險制度來引導提升安全駕駛行為,但仍缺乏整合積極作為,這些都是我們痛定思痛、應該整體納入道安改革的課題。

此刻,除了交通監理與警政單位儘速調查此重大交通事故原因,我們必須再次大聲呼籲交通專業出身的行政院長毛治國博士,快快提高道路交通安全督導會報層級,結合交通、警政、教育、公共衛生、醫療、科技以及城鄉發展等機構展開全民提升交通安全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