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本土電影到底有沒有生存的空間?導演林靖傑調侃自己現在像個藝人,到處打游擊迎戰恐龍,其實,《愛琳娜》這部電影大都在高雄取景拍攝,跟導演一起勘景,走一趟南高雄,就能體會他想表現的草根生命力,以及成長歷程。
高屏溪畔、煙囪林立的林園石化工業區,透過導演林靖傑的鏡頭,成了市井小民既搞笑又浪漫的場景。
導演林靖傑帥氣的當起運將,帶記者走訪《愛琳娜》這部電影的拍攝場景,勞工居多的南高雄,就是他的家。
導演林靖傑:「現在這裡是我家,國小二年級開始就住這邊。」
看似狹小雜亂的街道,在林靖傑眼中,卻亂得很有生命力。
導演林靖傑:「怎麼框取好像都不美,所謂的鏡頭美學怎麼辦,會有這個焦慮,但是後來就覺得,對啊怎麼框取都很亂,這種亂就是很屬於這邊的一種,像雜草一樣的生命力。」
電影裡的三哥車床工廠,女主角從漆黑的工作空間,走出來接電話,熱心提供場地的老闆,其實是林靖傑的國小同學。
捕捉最真實的台灣味,高速公路下、技擊館旁邊,開計程車的男主角,窩在街角吃便當的鏡頭,有著林靖傑敏銳的社會觀察。
導演林靖傑:「我做一個高雄人,我覺得咱高雄咱南部,有很多很生猛的生命力,而且也有很多細膩的感情,很值得你去細微的捕捉它,當你很細微的捕捉它的時候,觀眾在看的時候那個共感,共感所產生的共振的能量,是不可思議的。」
即使恐龍來襲,林靖傑也想奮力「扳回一城」!(民視新聞黃美慧、陳家祥高雄市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