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搶救搖搖欲墜的野柳女王頭,交通部觀光局北海岸及觀音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委託台大高分子科學與工程學所教授謝國煌,以「奈米塗料補強岩石技術」測試女王頭附近的蕈狀岩,目前雖可提升岩石硬度,仍需克服化學藥劑產生的白化現象,盼能維持原有色澤。
謝國煌昨天說,如果1公分厚的奈米塗料平均分布在女王頭上,硬度可達水泥的2倍,可讓頸部撐20年以上沒問題,他的理想是「永久不斷」。
女王頭享譽國際,近10年來,頸部周長從民國95年時的144公分,風化侵蝕至目前只剩126公分左右,也有專家指出,女王頭「頸圍」平均每年少2公分。北觀處指出,若自然風化條件不變,女王頭預估5至10年就會斷頸,若遭逢7級以上強震或17級以上強颱恐瞬間斷裂。
對是否該用「人為力量干涉自然風化」,民眾有不同見解。北觀處去年1月回收1200分有效問卷,有六成三民眾和萬里居民支持用科技方式修補女王頭,遊客、學者贊成比率則超過五成,但也有不少人認為需「尊重自然演化邁進」。
去年8月底,台大高分子所教授謝國煌帶領研究團隊,在野柳女王頭周遭挑選4顆蕈狀岩做「奈米塗料補強」戶外測試,團隊在9個月試驗期間,採用10種不同工法進行。
謝國煌表示,北海岸日夜溫差大,蕈狀岩石熱脹冷縮變化劇烈,施工初期岩石塗層表面常出現片狀剝落情形,團隊以軟性防水膠克服剝落問題後,又碰到連日降雨,導致蕈石出現剝落、白化現象。目前找到可克服白化的新方法,近期會進行表面處理,將再觀察3個月。
北觀處秘書郭振陵說,奈米實驗在「外觀、色澤、美感」完全成功時,才會考慮於女王頭蕈狀岩本尊上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