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er以高端服務搶客,交通部擬推出「計程車分級制度」應戰,在維持現行總量下,將計程車區分為一般車及高等級車,高等級車費率高三成以上,車身顏色不再統一黃色,預計明年第一批一百五十輛上路,搶攻桃園機場線、雙北五星級飯店等高端客群。
交通部調查,現在小黃司機月收入僅兩萬出頭,費率被綁死,外觀沒差異,很難提供個人化服務,全靠司機上街頭各憑運氣,空車率過高,越來越慘澹經營,加上Uber衝擊產業,規畫推「計程車分級制」,帶動產業轉型,月底前計畫提報行政院。
交通部路政司初步規畫,高等級計程車從人、車、服務三方面提升。人員穿著制服及接受專業服務訓練,車輛規畫為車齡五年內、排氣量兩千四百CC以上,不限制車型廠牌,且車身不必統一是「小黃」,將採更凸顯質感的外觀,但仍需裝置車頂燈殼,並導入資訊化、企業化的服務管理模式。
路政司說,服務升級,是為了幫計程車司機爭取更大的獲利空間,高等級計程車收費至少比一般計程車高三、四成,將再與產業界研議,由各地方政府核定。
目前全台計程車總量八萬七千多輛,已經飽和,交通部將輔導部分業者轉型高等級計程車,並補助購車金。從Uber模式可知,社會上消費能力有區隔,若能提供差異化服務,消費者應會願多花一點錢。
逢甲大學運管系副教授李克聰說,計程車分級制很好,但要避免兩極化,應訂出基本規範,確保一般計程車服務水準不會下滑。
台北市計程車客運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王明雄贊同,認為依據司機能提供的加值服務收費,不要再卡住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