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興航空內憂外患,傳出復興航空因被大量挖角,機師可能培訓不到一年就飛了。
對此,復興航空與民航局都嚴正否認,不過最近幾年,中國籍航空公司確實頻頻挖角台灣機師,開出比台籍航空公司高一倍的薪水,所以國內機師外流嚴重。
代訓機構不時都有人上門諮詢,這幾年報考機師的人多一倍,大學畢業,體檢合格,筆試主要考物理、數學、商用英文,錄取率約5~10%,比高普考容易,月薪就有30萬元。
國內對機師求才若渴,因為日韓、兩岸航線增班,再加上中國籍航空公司挖角挖得兇。
航發協會理事長廖玲惠:「1個月2萬美金,等於是60萬台幣來挖角,有的是我提供40萬元至50萬元的薪水,但是你只要滿期,工作滿5年就送房子車子管家,(1年挖走幾人?)現在的話,差不多是60~70至100都有。」
中國機師缺額超過1萬人,而且空中巴士是中國籍航空公司的主力機種,所以以空巴機隊為主的復興航空,成為優先挖角對象,傳出有機師訓練不到1年就飛。
復興航空總經理吳滬生:「應該不會是這樣子的,他必須要完成這個機種的訓練,他才能飛這個飛機。」
民航局長林志明:「那是不可能的,你拿到證照就要一年了,你後面訓練真正在機種不同的訓練,就還要差不多一年的時間。」
民航局強調,一般國外受訓要10個月才能取得商用飛機駕照,進入航空公司後,還得進行學科訓練3個月、開模擬機3個月、實際飛行6個月後,大約受訓2年才能正式載客。
不過跟國外比,國內的門檻確實比較低,台灣的機師以航空公司培訓為主,只要有250小時的飛行時數,就可以考商用飛機。
至於美國,飛行學校行之有年,至少要1500小時,而且經過單螺旋槳、雙螺旋槳飛行經驗,才能飛噴射機,再考商用飛機,訓練紮實。
而且台灣機師平均年齡下降,飛行經驗比早期少5~10年,會不會是安全隱憂?值得關注。(民視新聞 黃筱純、楊柏玨 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