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連假,西部民眾回家過年、最方便的交通工具,就是搭高鐵!台灣高鐵通車、進入第八年,目前每天有13萬人搭乘,雖然看起來搭的人很多,不過其實還不到高鐵自己預估運量的一半,究竟問題出在哪?繼續一起來體檢。
點一杯現煮的熱咖啡,或是隨意翻翻車上的雜誌,時速300公里的旅行,縮短了南北之間的距離,每天有13萬人選擇利用高鐵移動。
==乘客 洪小姐==
車上的整潔也是比起火車來
也是好很多的 時間上也省很多
就是光這些原因我就會選擇高鐵
家住台南、在台北上課的洪小姐,每兩周就要搭一次高鐵,雖然比台鐵整整貴了一倍,但還是願意用金錢買時間,但像她這樣的旅客,卻不足以撐起高鐵的票箱,高鐵運量從通車以來雖然逐年成長,但還是遠低於1997年高鐵局官方預估值,甚至達不到高鐵公司自行預測的一半。
==台大土木系交通組教授 張學孔==
西部走廊每一天
220萬到250萬的旅次
78%還是使用小汽車
同樣日本的這種走廊
他有75%的人
是使用公眾運輸
台大教授張學孔曾經協助台灣高鐵團隊預測運量,他認為在經濟如日中天的90年代,誰也沒想到台灣產業會出走、經濟成長會大幅下降,這是運量預測的先天侷限,但政府大量興建公路,鼓勵私人運具、導致大眾運輸使用率過低,也是元兇。
週五傍晚原本該是返鄉高峰,但台北國道客運轉運站卻還是冷冷清清,開往台南高雄的長途班車,部分甚至只有六成滿,高鐵通車八年來,客運運量掉了一半以上,業者坦承已經快活不下去。
==阿羅哈客運經理 阮福生==
以前100塊
可以大概有30塊錢的利潤
現在大概可能剩不到5塊錢
打趴了客運、也重擊了台鐵,國內的空中交通更因為高鐵,在西部走廊消失無蹤,高鐵的加入,不但沒有把公眾運輸的餅做大, 96年到102年,高鐵各站出站旅客成長倍數,由北到南遞減,也讓台灣國土失衡問題越來越惡化。
==台灣鐵道暨國土規畫學會理事 鄭羽哲==
台灣的國土規畫在高鐵加入之後
出現一個比較嚴重的失衡狀況
就是我們的都會區
整個往台中以北集中
專家指出,世界各國在發展高鐵過程,也都出現首都圈集化問題,這也是日本政府目前致力改變的現象,台灣高鐵的運量不足,導致了本身的財務危機,在解決危機之際,更需要同時考量整個西部走廊的運輸產業,及國土規劃的未來藍圖。
記者 林珍汝 郭俊麟 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