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道事故2次追撞最要命

 
 
 

交通部「全國道安扎根強化行動」昨(廿)日公布國道事故資料,發現國道二次追撞車禍比例逐年增加,平均每月發生一點五件,尤其二次追撞的傷亡比例竟比一次追撞還嚴重,最近也發生一起二次追撞的重大傷亡意外,呼籲民眾在國道發生事故務必遵循五字口訣「放、撥、劃、移、等」,且務必在安全地點等待救援,確保自身安全後再進行後續處理。

警政署資料指出,民國一○一年起至一○三年間,國道發生追撞事故共卅九件,其中造成八人死亡、十九人受傷,而單就一○三年統計來看就有發生十九件、造成七人死亡、十六人傷,平均每月發生一點五件,有逐年增加趨勢。

分析其原因,警政署交通組組長方仰寧表示,國道上路面平坦寬直、車速快、車流大,尤其在夜間及平時等國道順暢的時候最易發生意外,近期媒體也大幅報導國道意外造成人員重傷的意外。

農曆春節將屆,也同時是國人出遊返鄉潮,警政署再三呼籲,若發生交通事故,務必在確保自身安全的原則下,依循「用路人安全手冊」上的五字口訣「放、撥、劃、移、等」,分別是放置車輛故障警示、撥打電話報警或國道專線一九六八、劃設標線車位或拍照存證、將車輛移置路肩、等候公路警察局或高速公路局派員至現場處理。

方仰寧也指出,若是遇有人員傷亡也請在保障自身安全的前提下,盡速尋求協助救護傷患、保持現場完整並報警,千萬不要站在有車流通過的車道上。

而若無法移置車輛,除顯示危險警告燈外,應在車輛後方一百公尺以上設置車輛故障標誌,待援期間也請所有人員下車到路肩或護欄外等安全地點等待救援,並且「面向車流反方向」以隨時警戒後方來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