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本報訊】
近5年來臺銀髮族逐年增加,交通部觀光局統計,從97年48萬成長至121萬人次,成長近3倍;內政部今年7月的統計,國內銀髮族佔總人口數的11%(264.5萬),預計到2060年成長到39%。
中原大學建築研究所兼任副教授陳政雄指出,21世紀的大趨勢就是從人口集中的產業現代化,歷經城鄉移民的聚落城市化,最後到鄉村與都心的社會高齡化,所以聯合國衛生組織WHO提出了活躍老化計畫,從室外空間與建築、交通等方面著手,讓高齡者生活及出遊無負擔。
陳政雄指出,無障礙友善環境應為通用設計,因為它不僅服務銀髮族,孩童、孕婦、身障,甚至是臨時身體不便者也能受益。
高雄餐旅大學校長容繼業表示,觀光是一種饒富創新價值的多元活動,消費者藉著空間的移動,體驗景點、美食、生活及文化的饗宴,所以旅遊是一種生活型態,也是時尚,更是個人價值的展現,人道關懷,創造旅行臺灣新感動,才能讓觀光永續。
交通部觀光局長謝謂君指出,順應人道關懷理念及銀髮族旅遊風潮,觀光局積極營造無障礙旅遊環境與服務,如推廣銀髮族旅遊路線,選線原則特別注意行程勿緊湊、坐車也不能太久,餐飲並強調衛生清淡、當地食材作成養生餐等,並因應綠色觀光的浪潮,推展綠色觀光,如景區的環境教育,促進觀光永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