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姓公車駕駛的公車路線行經台北車站前,他說,當地車流量大,有公車專用道還是比較好,公車不用和其他車輛擠,民眾才願搭公車。學者也說,拆除前提是要在一年做出更好公車專用道,而且一條不夠,多幾條才有助大眾運輸。
「拆不拆,都會塞。」王姓計程車駕駛說,他常走公車專用道接忠孝橋引道到新北市,該路段車流量大,拆了公車專用道恐無濟於事,「車多就是會塞」。他認為,當初興建、現在喊拆,都經過專業判斷,但看在市井小民眼中就是「不應該、很浪費」。
張姓上班族觀察台北車站附近的公車常「切來切去」,有的公車駕駛為了搶時間,常「切」到別的車道超車,未來車道縮減、一般車輛駕駛閃避的空間變小,恐更危險。
金姓上班族常坐公車經過台北車站,她說,專用道躺了八年不用,實在說不過去,拆了重新設計比較乾脆。
台大土木所交通組教授張學孔說,能將現有公車專用道融入新設計是最好的,若真要拆,得要在一年內做出更好的公車道規畫。
張學孔說,決策的著眼點應該是要好好的發展公車運輸,如果能不拆,並且能增加更多條專用道和站台,讓候車環境更安全、公車運輸量加大,效益會更好;像韓國首爾市火車站前,一半的路權都是公車停靠站。
>張學孔建議,將來公車專用道應延伸到忠孝東路,形成更好的公車路網,讓民眾更喜歡搭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