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邱雯敏╱台北報導.】
台北松山松山線開通之後,從台北市區到松山車站,不用15分鐘,方便又快速。玩樂松山,不只有饒河夜市和五分埔,松山區公所今年開始培訓在地的導覽員,跟著他們的腳步,以結合Bike、Metro、Walk的「BMW」低碳旅遊方式,從松山看見台灣和日本,從過去到現在,難以切割的歷史情感。
搭捷運到松山站下車,早上先以步行的方式,漫步松山路、松河街、饒河街等周邊歷史景點,從清末民初到日據時期,遙想昔日風華;下午租一台Youbike,從彩虹橋出發,沿基隆河左岸,一路追風騎到大直橋,再從右岸返程,來回約12公里,活動筋骨,晚上回到饒河街夜市大吃一頓,劃下完美句點。
松山舊名「錫口」,在平埔族語中,是「河流彎曲之處」,最早是平埔族凱達格蘭人遊獵的區域,清乾隆才有漢人相繼定居,嘉慶年間,因為基隆河行船便利,錫口成了當時基隆、宜蘭貨物運到艋舺的轉運站,「往來的商旅,一定得在錫口待上一晚,當時這裡酒樓多、青樓也多,甚至有『 小蘇州』的稱號哩!」導覽員巫嘉展表示,後來河水淤積加上鐵道開通,轉運的角色不再,才慢慢沒落。
松山車站兩大拍照亮點
第一站先鑽進松山車站地下室,見證台日情誼。松山為日治時期的名稱,導覽員施智說,台灣和日本總共有32個同名車站,台北松山車站和日本愛媛縣松山市的松山站,是第一個締結姊妹站的同名車站,「這座放在地下1樓的道後兒童神轎,就是日本松山市送的大禮。」
造價約日幣200萬元的道後兒童神轎,是專為小學生和國中生扛轎所設計,長、寬約55公分,高80公分,只有一般神轎的三分之一大,但更重視細部裝飾,以實木製作,金屬裝飾則是以銅鍍金,上面刻有代表當地道後溫泉和神社的紋飾,轎頂為鳳凰,非常精美。
走出站體,配合松山車站新站體,西出口設置了粉紅色大型裝置藝術「跳過一個消失記憶的影子」,以不鏽鋼為素材,把指紋轉化成立體透視的空間,加上粉紅色的烤漆,轉印上1400枚松山市民所繪製的花卉圖形,可以說剛中帶柔、柔中帶剛。
從正面看,直挺挺的鋼條呈山字型,側面看,指紋形狀就很明顯,你還可以鑽到裡面去看,隨著陽光的照射,灑落其中的光影也隨時變化,這幾位熟男熟女在裡面拍照,又叫又跳好開心,有潛力成為下一個拍照熱點。
松山國小看刺桐奶奶祈福鐘
沿著松山路往北走,撞見百年校舍松山國小,走過一個世紀的松山國小,校舍陸續翻新,外觀上已經看不出悠久歷史,但校內三棵百年老樹,伴隨莘莘學子入學、畢業,是松山國小百年樹人的最佳見證。
「你看,像不像一對湊在一起下棋的老爺爺?」施智說,這兩棵校門前的百年老榕樹,被叫做「不老仙」和「萬壽翁」;另外一棵,是創校時學生自己種的刺桐,「因為開紅花,學生覺得應該是女生,所以暱稱它為刺桐奶奶」,也是全台北市最大的刺桐樹。
再往前走沒幾步,就可以看到道後溫泉祈福機械鐘,算準了時間守在旁邊,果然整點一到,耳邊音樂開始放送,機械鐘機關啟動。舞獅、七福神探頭,「左右兩邊是搭人力車的仕女、行走商人、拉小提琴的瑪丹娜和讀書的少爺,這些都是日本小說家夏目漱石筆下的小說人物。」一邊抬頭看,一邊聽導覽員細心解說,直到從三層長到四層高,媽祖現身,順風耳和千里眼隨侍在側,整個動態表演近3分鐘,早上8點到晚上10點的整點都有,是日本松山市為了感謝台灣人311震災的幫助所贈,江嬿琪補充:「今年還加上LED燈,晚上也很有看頭喔!」
最悠久慈祐宮期間限定洋樓
道後溫泉祈福機械鐘正對的松山慈祐宮,是信仰中心,也是松山區歷史最悠久的史蹟,奉祀的主神就是來自唐山的烏面媽祖,由於曾經失火,除了神祇座像保存完好無缺,其餘多經過整修改建,施智說,必看的是門口的一對石獅,呈現傳統雄獅開口、母獅閉嘴的模樣。
才剛幫石獅拍完照,來不及跟媽祖打招呼,另一位導覽員邵桂雍就嚷著一定要到二樓的太歲殿,要我在多達60尊太歲座像中,尋找自己的順星本命太歲座像,還強調「要仔細看,據說每個人的長相會和太歲座像有幾分神似喔!」
穿過慈祐宮旁的小徑,沿著後方的松河街往左走,是幾位導覽員口中最不捨的期間限定景點,是位於松河街上的心曠神怡洋樓。邵桂雍說,這棟洋樓是由民國初期擔任松山庄長的陳復禮和地方士紳一起打造,「那時候沒有河堤,在二樓樓台可直接欣賞基隆河河景,就是現在的河岸第一排啦!」是以前文人雅士吟詩作樂的地方。雖為洋樓的造型,卻保留了傳統三合院的格局,是建築裡的中西合璧,現為私人擁有,可惜即將都更拆除,晚來可能看不到。
福德宮探廟婆松山市場尋日味
「走!帶你去找百歲的廟婆聊天!」回頭穿過巷弄回到饒河街上,找到福德宮的老奶奶義工。自稱生於昭和3年(民國17年)的王黃寶桂,每天都穿戴整齊坐鎮廟口,據說現在福德宮的所在地為她先生所捐贈,仔細觀察廟前香爐好像有點不對勁,原來底下封著一口古井,據說清朝時期,當地先民都是飲這口井的井水喔!
沿著饒河街往東走,遇見帶有濃濃日本味、擁有百年歷史的松山市場,導覽員邵嬿茹說,在這裡生活五十幾年,見證了市場的繁華與衰退,「我小時候的松山市場,是以早市為主,整條都是賣生鮮的攤販,多到排到外邊街上,滿滿的都是」,現在雖然已經不復當年極盛時期,但抬頭往上看,仍可看見日據時期建造時的檜木椼樑,遙想其昔日風華。
河濱掛鎖耍浪漫公園逗毛小孩
上午逛完歷史古蹟,下午租輛Youbike,從慈祐宮後方松河街四號疏散門,進入河濱自行車道,第一眼就可以看到彩虹橋,昔日河運過對岸的渡船口,現在已經變成S型觀光造型拱橋,「仔細看,彩虹橋沒有橋墩,完全靠拱門造型的鋼樑所支撐,和台北101一樣配有阻尼器防震,是全台首創」施智說。
近年橋下設置了「LOVE」裝置藝術,情侶、夫妻可以帶著鎖頭來這裡一起鎖上,再把鑰匙投入旁邊的箱子裡,不過不像巴黎塞納河上的藝術橋多到把橋壓垮,這裡的愛情鎖數量很含蓄,還有出現像是腳踏車鎖的大型鎖頭,好不浪漫。
沿著基隆河左岸向下游騎,途中會經過麥帥一橋和麥帥二橋,這個季節除了河邊高舉的芒草之外,還可以看到盛開的文殊蘭。穿過高速公路下方之後的迎風河濱公園裡,有全國首座免繫狗鍊的狗運動公園,今年剛整修重新開放,分為大狗和小狗區,設有狗跳圈、攀爬板、飲水台等,可以帶著毛小孩來盡情奔跑玩耍,是狗狗的最佳社交空間。
看到大直斜張橋,就可以準備回頭了,過橋之後沿基隆河右岸往回走,沿途最不能錯過的是內湖運動公園,從河濱自行車道有陸橋可銜接,該處正對松山機場跑道,運氣好的話,可以感受飛機從頭頂呼嘯而過的臨場感,園內也有攀岩場、玩沙坑和極限運動區,絕對是消耗大小童體力的絕佳好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