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制裝胎壓器 駕駛:交通部應補貼

交通部宣佈,下個月起新型九人以下車款以及3.5噸以下貨車必須加裝「胎壓偵測輔助系統」,到了2016年7月起,則是所有新車都必須加裝,新法還沒上路,已經引發駕駛反彈,因為一台偵測器要價4000元起跳。

拆下輪胎鋼圈,在氣嘴孔裝上這個小小的「胎壓偵測器」,套上輪胎後,用肥皂水作最後確認。

前、後、左、右,四顆輪胎安裝完畢後,車上的小螢幕,就會顯示胎壓和胎溫,效果如何,實際上路測試一下。

輪胎不小心「漏風」,顯示器的數字開始往下掉,接著發出逼逼聲響,就是在提醒車主,該到車行打打氣了。

車行老闆范瑋承:「它可以監測輪胎的胎壓,還有胎溫做全面性監控,避免輪胎施壓時導致溫度升高,避免輪胎磨損比較嚴重,國外很多車種都屬於標配的設備。」

胎壓不足,是爆胎的最大元兇,光是近三年國道就有1287件「爆胎事故」,因此交通部祭出新法,從下個月起,九人座以下新型新車、和3.5噸以下的新型小貨車,都必須安裝胎壓偵測器,105年7月起,強制範圍擴及所有小型新車,估計有35萬車主會受到影響。

駕駛:「沒有必要,只要去定期檢查就好啦,幹麻裝那個。」

駕駛:「大貨車才會爆胎,我們這個會爆胎嗎,不可能啊,我開40年了哪裡有爆胎過,誰出錢,政府出好了,政府出錢我們可以接受啊。」

駕駛聽了傻眼,因為一套胎壓偵測器,要價4000到1萬3000元,不便宜,交通部的新法想達到普及化,得先考量老百姓荷包。(民視新聞 王嘉琳、許猛捷 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