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最高」 搜救犬舍落成

〔自由時報記者林子翔/蘆竹報導〕桃園縣消防局為提供搜救犬完善的駐地環境,在蘆竹市山腳分隊5樓興建全新的搜救犬舍,昨天落成啟用。特種搜救隊小隊長童逸賢說,這是全國「最高」的搜救犬舍,腹地大、適合戶外訓練,更可避免犬隻感染傳染病。

消防局長謝景旭表示,消防局自101年4月起培訓搜救犬,選在鄰近桃園國際機場、中山高速公路與東西向快速道路的山腳分隊設置搜救犬舍,方便救災。

設在5樓 還可降噪音

昨天落成的新犬舍規劃為4區,有配膳室、3間獨立的室內犬舍、犬隻散放區,還有訓練犬隻在固定時間、地點便溺的便溺區,可讓領犬員觀察犬隻糞便的形狀及顏色,判斷健康狀況。

童逸賢表示,犬舍附近地區空曠,可進行山域、溪流訓練、海岸搜尋、服從暨敏捷等訓練。且位處5樓的搜救犬舍,除了有良好的居住環境外,也可避免犬隻與外人或其他動物接觸而感染傳染病,並可將犬隻吠叫的噪音影響降到最低。

消防局表示,山腳分隊大樓雖有設置電梯,但不會讓搜救犬乘坐電梯,消防局說明,由於電梯內屬密閉空間,會讓犬隻感到不適,反而是讓牠們自行爬樓梯,較輕鬆自然;一星期大約會到戶外訓練2、3次,訓練人員也會陪同搜救犬一起下樓。

消防局指出,桃園縣目前有4隻搜救犬,其中「快樂」、「AMA」於去年9月通過國際搜救犬IPO評鑑A級認證,已經出過5次搜救任務;今年初另獲台東愛犬人士捐贈兩隻黑狼犬,取名「妹咕」、「MINI」,正加緊訓練中。

消防局表示,全台目前有5個縣市消防局與消防署訓練有搜救犬,總共有30餘隻,搜救犬的訓練分為「搜尋」和「服從暨敏捷」,搜尋訓練為瓦礫堆及廣域搜尋;服從暨敏捷訓練有9個項目,分別為無牽繩腳側伴行、遠距離控制、拋物拾回、滑動平台、水平梯、隧道、方向控制、搬運、長時間趴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