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台灣高鐵轉轍器訊號異常,造成高鐵列車延誤,引起旅客不滿,交通部也受到監督不周的批評,台鐵發生電車線掉落,影響六萬多名乘客誤點,台鐵報告是台製電電線支架發生問題,從這些問題可以看出台灣軌道產業非常脆弱,各種零組件均操控在國外廠商,經濟部沒有積極輔導發展軌道產業,我們常用不符經濟規模為藉口,其實現在世界貿易是無國界,只要產品夠好,品質夠標準,就可行銷全世界,台灣筆電產品市佔率第一,捷安特自行車銷售全球,因此,我們發展軌道產業,一方面可以滿足國內軌道運輸系統快速發展的需要,一方面也著眼軌道運輸系統是未來世界綠色運輸的主流,市場需要軌道系統各種零組件,台灣國發會、經濟部、交通部應合作選擇一些規格標準化且市場需求量大的零組件,優先開發生產,同時建立台灣軌道系統零組件認證制度,以確認我們生產的零組件達到世界安全標準規範。
台灣從二○○一年到二○一一年年增加百分之三點六,同一期間,台灣平均經濟率為百分之三點六,經濟發展條件比鄰近國家有弱化現象,人口成長緩慢,整體經濟成長率低,平均每人國內生產毛額(GTP)增加率也偏低,在這種國情條件來檢視軌道運輸系統績效。
台鐵二○○一年平均每一旅客運距五十九點○四公里,客座利用率達百分之六八點四五,列車準點率百分之九二點四一,每延人公里收入為一點六二元,平均每位員工營業收入三六點六四元,到二○一一年平均每一旅客運距為四十七點二二,座位利用率為百分之六三點六三,列車準點率為百分之九四點六六,每延人公里收入為一點六元,平均每位員工營收入為四九點七七元,由以上數字可知台鐵旅客趨向短中程行旅,但每延人公里收入相近,表示台鐵運量增加了,座位利用率下降,表示台鐵增購車輛,增加班次的結果,換言之,服務品質也提升了,列車準點率也提高,整體而言,台鐵營運改善獲得績效提升,值得肯定。
台鐵行車事故在這期間平均每年發生八二六件,非屬台鐵責任平均每年發生七八六件,佔全部行車事故百分之九五點二,換言之歸責任於台鐵才佔百分之四點八,因行車事故造成死亡人數平均每年有八十三人,從這些數字來看台鐵行車事故頻率還是偏高,行車事故死亡人數也偏高,台灣鐵路管理局應積極就歷年來行車事故加以分析檢討,找出原因,針對原因研擬具體改善對策,應朝零故障零死亡目標努力。
台灣高鐵二○○七年每一旅客運距為二二六點三公里,座位利用率百分之四四點九一,列車準點率百分之九九點四七,到二○一一年每一旅客運距為一九五點七二公里,呈下降趨勢,這表示短中程旅客數增加,客座利用率提高至百分之五一點六三,台灣高鐵公司應該積極從行銷四P策略下手,以提升座位利用率,可能朝降低票價而非提高票價,台灣旅客對票價很敏感,多元票價政策相信可以吸引更多高鐵乘客,事實上台鐵多年未調整票價,相對之下,台鐵運量呈成長趨勢,台灣高鐵經營團隊可進一步研究票價策略,以提高其運量與客座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