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7日派員視察評估
〔自由時報記者黃美珠、洪美秀、陳維仁/新竹報導〕爭取新竹機場恢復民航使用、新竹漁港擴大為商港,新竹縣、市政府近來聯手大動作,七日立院交通委員會、交通部也決定七日抵竹視察評估。不過,交通大學運輸與物流管理系副教授黃台生昨天抨擊這根本是浪費公帑,毫無意義可言。
航運量不夠 難吸引投資
新竹縣市首長的「直航」夢,昨天則遭交通大學運輸與物流管理系副教授黃台生狠潑冷水,他表示,新竹與桃園很近,加上高鐵方便、台鐵太魯閣號也加入運轉,若要飛國內線,恐怕衝不出量來,且航空公司投資意願不高,如果是國外或是兩岸直航包機,他也認為不可行,因為一星期一、兩個航班,根本無法吸引航空業者投資。
經費動輒百億 財政重擔
他也提到,各縣市政府的財政吃緊,設立民航機場的成本與投資都很龐大,動輒上百億元,不建議縣市首長再投入經費做這項看不到成果、也衝不出航運量的機場建設,因為這樣根本是浪費公帑,毫無意義可言。
縣長邱鏡淳昨天公開宣示,已和新竹市長許明財在月前的縣市首長聯合會議上,聯名提案向總統、行政院長報告。
市長許明財昨天也呼應邱鏡淳的訴求,並強調市府將在大南寮地區規劃「自由經濟貿易示範區開發計畫」,希望爭取新竹漁港擴建為國際商港,再以商港為基軸,打造智慧物流自由經濟示範區。
邱鏡淳說,新竹機場就在新竹空軍基地,是台灣距離中國最近的機場,交通四通八達,早期就是台北國際航空站的輔助站,也曾一度短暫開放民航。
兩岸三通以後,新竹市曾調查竹科廠商,對於新竹機場復航的意願,有四成三贊成﹔六成廠商有直航中國的需求。兩年前,遠東航空也曾現勘,有意在新竹起降,並投資興建物流中心、免稅店、保稅倉庫等,粗估年運量可達十八.二萬人。
他強調,桃園國際機場跑道的建置已經超過卅年,近年每年約兩個月都在局部封閉翻修。松山、小港機場的起降也已經飽和,新竹機場開放民航有其必要性。
至於新竹漁港如果可以改做商港,腹地延伸往北到新豐坡頭漁港,讓竹苗三縣市的農特產品可以跟中國直航貿易,可以減少人流及物流的往來時間,節省竹科廠商出貨的運輸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