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眾質疑有交通視線死角
〔自由時報記者賴筱桐/新北報導〕新北市政府斥資五億元打造全市第三座人行景觀橋「新月橋」,橫跨大漢溪兩側,連接新莊老街及板橋四三五藝文特區。民眾發現,新莊端入口處設計不良,恐造成視線死角,釀交通意外。水利局回應,將維持原有設計,不會壓縮車道;居民依舊不滿,痛批「難道非要等出事才補救嗎?」
居民高先生說,新月橋即將完工,地方抱持高度期待,最近他發現,碧江街入口處橋下空間多出一塊空地,佔用原有道路,放眼望去,筆直的路面突然冒出一角,有礙觀瞻,形成視線死角,夜晚昏暗不明,相當危險。
高先生認為,凸出的空間看起來毫無作用,已擠壓車道,造成汽機車爭道,另一方面,從環河路右轉碧江街的車輛將呈九十度角轉彎,被迫「蛇行」,未來路口恐產生新的交通瓶頸,引發亂象。他質疑,「市府設計不良還死不承認,簡直是硬拗」。
議員會勘促改善
市議員黃林玲玲會勘後,也認為入口處設計「有點奇怪」,確實會影響交通,希望水利局盡快研擬改善方案。她說,新月橋啟用後將引進觀光人潮,活絡地方經濟發展,讓新莊老街風華再現,她希望市府「做到最好」,別讓小瑕疵壞了美意。
水利局︰僅微調不壓縮車道
水利局副局長諶錫輝解釋,凸出的橋下空地是為提供行人及自行車駐留及行進的友善空間,至於是否擠壓道路?他表示,原本車道功能不會改變,路幅維持七.二公尺寬度,車輛行駛空間不減少,只是些微調整動線。
必要時 路口增設警告標誌
諶錫輝說,新月橋啟用前,將邀集交通單位會勘,確認相關動線順暢性,若有必要,可於路口增設警告標誌。目前工程進入收尾階段,預計月底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