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蔡依珍╱桃園報導】
桃園縣紅綠燈號誌8日遭議員踢爆未檢測就胡亂使用,「明明跟設計圖完全不一樣還可裝設?」分明就是仗著紅綠燈高掛天際,不易驗收鑽漏洞,報廢號誌也沒追蹤流向,若回收每年應有上百萬入庫,痛批交通局包庇廠商和浪費公帑,交通局長高邦基承諾會嚴查。
縣議員張肇良昨在交通局進行工作報告時,拿出符合標準的紅綠燈鋁合金燈箱說,台北市民國92年委託工研院設計交通號誌,桃園縣完全依照台北市規格招標,卻沒有按圖驗收,成品尺寸外觀完全不同,用肉眼就能輕易發現,尤其外座應有凸出,桃園卻是平面式,為什麼還能照單全收?這種辦事態度,「難怪桃園縣的紅綠燈常故障!」
張肇良說,台北市每年都有檢測報告,並貼有防偽標籤,反觀桃園卻沒有驗收機制,擺明就是仗肆紅綠燈高掛天際,不易發現鑽漏洞!
他還說,鋁合金燈箱每年約需2萬個,由得標廠商拆下的淘汰數量驚人,每個原價約2000元,報廢仍有數百元的收益,有價材料當管理標售,但桃園去年拆下淘汰的廢棄品卻不知去向,質疑交通局有包庇廠商、驗收放水、浪費公帑等問題,要求政風處徹查。
劉茂群希望檢調單位加入徹查,她說,縣府應該經得起檢驗,讓第三者介入調查以示清白、以昭公信,「畢竟每年要耗費1億4000萬進行紅綠燈號誌更換,交通號誌人命關天,應該說清楚假明白!」
交通局表示,施工前都會檢測每項材料與成品,不堪用的廢棄品也會請廠商繳回報廢,對於議員的質疑會積極查證是否屬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