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時報記者許國楨/台中報導〕民進黨提名市長參選人林佳龍昨指出,李前總統去年底才來台中參加他主辦的「大台中發展高峰會」,當時就曾提出「推動第二次民主改革」的運動,其中三大主軸之一,有關區域平衡發展的主張,就與他希望將台中打造成台灣的副首都理念,不謀而合。
林佳龍指出,二○一○年的五都選舉在爭取黨內提名時,正式把「遷都台中」做為競選的主軸之一,到了二○一二年的立委選舉,也提出「打造台中成為副首都」的主張,能夠將台中打造成台灣的副首都,如同日本將大阪市打造成副首都一般,南韓則將世宗市設為行政新都,兩國均因「分都策略」,帶動都市與企業發展,台灣為何不行?
然而,台中要發展為副首都,必須要有好的基礎建設,民進黨執政時期提出「三個第三」願景,也就是在中部打造第三座科學園區、建設第三個國際機場,以及讓台中升格為第三個直轄市,藉此提升台中為全國樞紐。
而此次市長選舉他提出的「一二三大台中」主要政見,就是要提升台中的基礎建設,一,他將協調中央與地方,開闢一條山手線,串連台鐵的山線與海線,建構環狀軌道運輸系統,讓城市沒有市區與郊區之分;二,兩個國際港,發揮台中海空雙港優勢,真正的海空聯運及客貨聯運;三,同時打造原縣區的豐原山城、海線雙港、烏日高鐵為三大副都心,成為打造新時代台中的起點,讓大台中成為一個充滿希望的城市。
屆時善用台中的雙港優勢、利用大台中山手線連結雙港,透過環狀鐵路交通網串連高鐵、高速公路、捷運、外環生活圈道路,讓人流及物流能在一定的時間內流通整個大台中的山海屯,投入資源到原縣區,創造出多都心的發展聚落,台中才能實質發展,也才更具備成為副首都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