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康文柔╱台北報導】
「兩岸通訊產業技術標準」論壇昨(21)日在台北登場,經濟部次長杜紫軍指出,大陸與台灣應攜手合作,攻頂5G的戰略制高點,共同規劃、開發產業標準,並共同經營、管理與受益。出席論壇的鴻海副總裁呂芳銘表示,「5G是未來,現在不布局就完了。」
杜紫軍指出,根據國際電信聯盟訂定的願景,預期5G的標準可望於2020年出爐,為全世界帶來重大變革,總產值可達610億美元,這個數字到2025年將成長5倍,包括相關的終端與手持裝置在內,整體產值上看3,000億美元,為兩岸合作帶來重大契機。
杜紫軍表示,國際產業標準的遊戲規則不只是技術創新,也牽涉到營運模式創新,以及市場與國力間互動的政治經濟領域。兩岸在產業標準合作方面,4G時代共創產業鏈,主要聚焦在後續的產品標準及應用推廣,5G則有機會合力攻頂,台灣可扮演「畫龍點睛」的角色。
兩岸在5G方面若能積極合作,杜紫軍指出,有機會成為國際標準及營運模式的主導者,著力點不只「建系統」,還要「建服務」所需的遊戲規則,並擴大支持的陣營。
中國大陸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楊學山則表示,雙方應爭取在半導體、太陽能與TD-LTE等領域,整合出更多的共通技術標準,並繼續深化晶片、顯示器等領域的合作。
鴻海董事長郭台銘昨日原訂參與論壇,但他飛往貴州主持富士康第四代產業園區開幕典禮,改由鴻海集團副總裁呂芳銘、台揚董事長謝其嘉代表出席。
謝其嘉表示,以往台灣、大陸的產商在產業標準方面,都讓國際大廠「綁死」,如今中國擁有市場廣大的優勢,兩岸應攜手推動共同標準,並創建開放的標準平台。
目前台灣的4G執照正在競標,標金現已衝破千億元大關,「帝王」頻段更創下全球最高價,業界憂心有過熱的現象。呂芳銘昨天不願對4G標金衝高發表評論,但他強調「4G是台灣一定要走的路」,鴻海集團將繼續努力。
呂芳銘表示,台灣在3G的布局沒有落後,但在4G的起步太慢。政府應該趕快把「資訊的高速公路」(Information Super High Way)建立起來,台灣在4G領域不僅要趕上,還要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