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時報記者謝佳君/台北報導〕一卡多用的悠遊卡用途涵蓋範圍越來越廣,除了捷運,公車、台鐵、YouBike及特約商店等,都能使用悠遊卡付費;但議員許淑華說,目前北市只有十二支敬老愛心計程車隊、近兩千八百輛計程車可刷悠遊卡,以雙北市有五萬多輛計程車來看,只佔五.六%,普及率相當低,她建議市府與業者討論,全面普及化,省去民眾現金付費的不便。
但台北市公共運輸處主任秘書尚錦堂說,這得考量計程車裝悠遊卡機、後端資料交易及與悠遊卡公司清分服務費等問題。一方面市府無法大量向悠遊卡公司租借悠遊卡機供所有計程車裝設,而且悠遊卡公司得一一與車隊或個人駕駛簽契約,作業繁複;再者,有些司機認為領款不便,還是覺得現金比較好用,因此在沒有共識下,普及化仍有困難。
許淑華說,當時市府向悠遊卡公司租了三千四百部悠遊卡機,鼓勵業者申裝,讓持敬老、愛心及愛心陪伴悠遊卡的民眾搭乘敬老愛心車隊可刷悠遊卡,這些已裝悠遊卡機的計程車也有部分順勢提供其他悠遊卡刷卡付費。
但許淑華指出,實際申裝悠遊卡機的計程車目前只有兩千七百八十一輛,還餘裕六百多台,質疑市府宣導不力,而且只開放車隊申裝,建議也開放個體戶司機申裝,將員額補齊,服務更多民眾,甚至進一步全面普及。
記者實地詢問,司機正反意見都有。張姓司機說,確實常有乘客反映希望能用悠遊卡付費,他也省去找錢時百元鈔或零錢不夠的困擾;但也有司機認為,直接收現金比較好,「不然回家老婆會問錢到哪裡去了?」
尚錦堂說,計程車只要裝設悠遊卡機,都能提供刷悠遊卡服務,這是商業機制,只要有意願,不論車隊或個體戶,都能主動向悠遊卡公司申裝。但個體戶裝機,悠遊卡公司得一一簽約,作業繁複,且司機若有債務,錢匯入銀行會直接被扣款;加上個體戶計程車零散,這也是當初敬老愛心計程車設定車隊的原因,讓有需要刷悠遊卡的民眾可以直接叫車。
再者,即使以車隊名義簽約,金額雖每天會結算匯入車隊戶頭,但司機得去車隊領款,相當不便,因此申裝意願不高。因此,不論是政府補助業者裝機的敬老愛心車隊或全面普及,都有其困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