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機噪音回饋遽減 引反彈

中國時報【張潼╱台北報導】

行政院1月29日公布《民用航空法》第37條修正案,各航空站噪音影響民眾的回饋金將以「60分貝等噪音線」發給,較過去以「噪音防制區」來劃分,範圍大幅縮小,北市原88個可領回饋金的里將減至13個。北市府質疑,交通部修法完成後才找地方開說明會,擺明強迫地方接受,對區里不公平。

民政局區政監督科長廖雪如指出,松山、中山、大同、南港及內湖5區原有88個里位在1到3級航空噪音防制區內(見圖,本報資料照片)。以去年為例,可分配的回饋金總和約1923萬元,各里多半用在居民生活安寧補償、里民活動等用途。

廖雪如直言,新法上路後若以60分貝噪音線來劃定可領回饋金的區里,符合領取資格的里數將遽減,「地方上已經有很多反彈聲音出現。」她表示,交通部在修法前完全沒傾聽民意,1月底公布後,甚至直到上周才在地方召開說明會,「這樣不是先斬後奏嗎?」

松山區東榮里里長鄭玉梅說,自己里上原本位在第一級噪音防制區,新法上路後卻被排除在外。她表示,東榮里過去每年領的回饋金僅7萬餘元,反對修法不是因為要錢,只是求個公平。事前中央未知會地方就逕行修法,「噪音問題無法避免,現在機場也不可能遷走,突然縮小範圍很不合理。」

民政局還表示,過去回饋金的使用方式是各里提使用計畫給民航局,審核通過後再發給經費。但新法上路後,這筆款項卻直接交由地方政府分配,屆時各地方政府恐會出現分配標準不一的情形,反生民怨。民政局強調,昨天已行文給交通部,盼針對《民航法》修法一事再行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