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時報記者謝鳳秋/和平報導〕中橫公路上谷關至德基段安全性評估說明會中,梨山居民昨要求政府「給一條安全回家的路」,加強對中橫便道邊坡整治,彈性調整便道管制措施,上下行分時段通行,減少會車的危險性。
交通部次長陳純敬承諾,除現有養護經費外,也會以每年二至三億預算,加強便道邊坡保護及安全強化,降低邊坡土石崩落造成的行車危害;以復建中橫為目標,也會請公路總局,在安全、便民前提下,檢討現行的通行管制機制。
立委江啟臣前天邀交通部到梨山地區與當地民眾座談,報告中橫公路上谷關至德基段地貌變異分析及安全性評估,及討論中橫公路未來規劃方向。
居民紛紛抱怨說,雖然現在中橫便道開放行走,但因邊坡常有落石,遇雨就不開放,得繞遠道多花一倍時間從南投走大禹嶺回梨山,冬天雪季大禹嶺又常管制通行,常常有家歸不得,要求交通部加強對原有上線的邊坡整治工作,務實地檢討、勘查原有上線的地質及地貌變化。
中橫便道冬季開放五個時段雙向通行,梨山居民建議,改採上谷關、德基兩端單、雙數整點錯開開放,上谷關在上午七、九時…放行,德基則在八、十時…放行。
但公路總局谷關工務段段長洪潘儀表示,因應雪季大禹嶺封路,只要雨勢不大、沒有落石,還是開放便道通行,居民建議的管制方式,初步評估不如現行同時段雙向放行、利用哨站會車方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