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謝幸恩╱新北報導】
全台行動餐車多達上萬輛,但礙於現行法令「禁止擅自改裝車體」,許多餐車未通過驗車關卡,躺在改裝廠中變「廢鐵」。台灣行動車創意發展協會理事長龔修賢,積極奔走2年多,盼政府放寬改裝限制,讓業者有「生存」的空間。
行動餐車胖嘟嘟的外型,也稱為「胖卡」,創業門檻低、人事成本少,大環境不景氣下,時下年輕人、二度就業者間蔚為風潮,且小巧可愛的造型,獲得不少民意代表的青睞。
然而,《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18條明訂「禁止改裝車身、引擎等」,若查獲將處2400元以上、9600元以下罰鍰,違反2次以上者,吊扣牌照3個月;3年內2度被吊扣牌照者,吊銷牌照。
不少車主擔心被監理站吊牌,便迴避「1年1驗」的項目,但開在路上卻總是提心吊膽,也有人當起「流動攤販」,遇到員警便「咻」的一聲跑走,深怕唯一的生財工具就此泡湯。
龔修賢直言,胖卡款式以「側掀門」造型最多,要做上掀式車門,須將車體做部分切除,公路總局、交通部均認為,此舉會影響車輛結構,使用上恐有疑慮。
龔修賢說,車門上掀時,便於車主陳列、販售產品,均為「靜止」狀態,非行駛中,不會有危險性,他也舉日本行動餐車採「登記制」為例,從營業登記證、車輛改裝項目等逐一登記列冊,準確控管餐車產業現況。
該協會與立委管碧玲、趙天麟、蕭美琴等人討論修法可能,盼於法條中附註「可增設側掀門」項目,一旦經公路總局通過修正後,將報准交通部核定,「胖卡」未來擬合法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