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時報【本報訊】
立法院新會期將於本周五開議。展望這個新會期,除了上會期遲遲無法進入實質審查的「兩岸服務貿易協議」,是否能在新會期過關,備受各方矚目之外,包括「自由經濟示範區特別條例」、「老農津貼暫行條例修正草案」、「派遣勞工保護法草案」等具爭議性的法案,以及眾多稽延多時的法案同樣也只能排隊等候立委「關愛的眼神」。再加上年底又有「七合一」選舉,立院的朝野對抗看來勢將搞得烽火連天,立法院的新會期,誠然令人難以樂觀期待。
立院新會期首先將成為朝野對抗引爆點的,無疑將是有關服貿協議的審議爭議。在上會期,在野黨以全面召開公聽會為名,技術性泥阻服貿協議的審議進度。但是多場公聽會辦下來,基本態勢完全沒變。各說各話的公聽會完全達不到溝通、解惑的功能,反而讓支持和反對雙方更加堅持自己的立場。從而,儘管國民黨陣營已經大動作的動員府院黨及立院黨團,力拚本會期能審議通過,但在野黨則也已表達不惜一切強力杯葛的態度。因此,立院最後是因為朝野的激烈對抗而使議事全面癱瘓,還是尊重議會民主政治少數服從多數的遊戲規則,不只國人、兩岸乃至於全世界都在看,無疑也將面對歷史的裁判。
退一步而言,即使服貿協議鬧得不可開交,全民還是無法容忍立法院因而禍延其他議事的運作。畢竟,立法委員受選民之託,依法行使職權,既是其權利,當然同時也是其職責。因朝野的抗爭而使立院議事全面癱瘓,立委諸公不只有負選民所託,嚴格來講更是違憲行為。
服貿協議能否順利過關,固然與兩岸在ECFA架構下的後續經貿乃至其他層面的協議,能否持續推展並予以不斷完善化,有直接密切的關係;也將影響我國和其他國家、區域簽署FTA,及能否加入TPP、RCEP的課題。但是除外的待處理法案,也各自有不能一拖再拖的時間性。
譬如有關自由經濟示範區特別條例,行政院上會期就已送達立法院,但是在野黨不是揚言杯葛,就是質疑是否有立法的必要性。我們認為不論是對法條是否周延可行,或者對立法的必要性提出質疑,本來就是立院的職責,但是未審就先要杯葛,則顯非理性的作法。尤其相較於大陸上海的自貿區早已後發先至,其他福建、珠三角等地也都要紛紛跟進,台灣卻遲遲過不了立院這一關,馬政府江內閣即使有心拚經濟,得不到立院的支持,不只貽誤戎機,更將斷送國家的競爭力。如果立委一方面泥阻拚經濟的法案,回過頭來又批評政府拿不出拚經濟的對策,這真是叫做豈有此理!
另一個具爭議性的法案,則是有關老農津貼暫行條例的修正草案。準確而言,這個法案本質上乃是一個買票法案,而年底又逢地方選舉,我們擔心朝野立委將會重演競相加碼的老把戲,讓政府的財政負荷雪上加霜。因此立院如能擱置本案未嘗不是好事,否則真要審議,理應釜底抽薪的將老農津貼納入國民年金體系。
除此之外,冰凍在立法院的諸多積案中,我們覺得至少有三者是必需在新會期予以審議處理。其一是有關年金改革的配套草案,這一套法案由於牽涉層面極為廣遠,改革方案的確很難令各方都感滿意。但是遲遲不通過,等於讓既存不同職業類別的退休年金給付不公的現象持續下去。因此困難度再大,立院還是得面對,並找出相對合理進步的配套對策,否則就是立委的失職與能力不足。
其二是有關政府的組改法案。目前尚未完成組改修法的部會其實只剩下八個。組改工程一日未完成,也將使牽涉組改分合的單位長期陷於不確定狀況,如此又如何談得上提升政府的行政效能。這其中尤以環境資源部遲遲未能定案,致使內政部、交通部、經濟部、農業部等也受牽連。在立院新會期,實無再拖延之理。
最後,不要忘記目前已是民國103年,但有關102年的國營事業預算,立院竟然還未完成三讀立法程序。這已不只是把預算當決算審的問題,而是對預算審查制度的全面否定。立院如果再不當一回事,也許朝野立委合力把立院廢掉,才是最後的救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