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道擬採分時分段管制 酒駕攔檢先行

 

記者王鼎鈞/台北報導

總統府發言人李佳霏今天表示,1月25日發生張德正駕駛砂石車衝撞總統府事件後,中正一分局在26日開始,每日夜間23時至翌日清晨6時就在凱道、懷寧街口,由東往西方向縮減三個車道,實施「酒駕攔檢」作業,這項措施並非對該路段進行封閉管制,而是搭配加強巡邏密度,增加府區周邊安全的臨時作法。

李佳霏指出,「強化總統府周邊管制阻絕措施」專案會議在2月14日邀集總統府、侍衛室、國安局、中正一分局、台北市政府都發局、警察局、台北市政府交通局與交通大隊等單位研商相關方案,會中考量「總統府及正副元首維安」、「減低民眾交通衝擊」、「警力負荷」等綜合因素,最後達成分路段、分時段管制府區周邊道路的共識方案,以有效提升安全係數、改善總統府前後縱深不足的問題。

李佳霏說,所謂分路段、分時段管制府區周邊道路的共識方案,就是在每天晚上22時至翌日清晨6時,在總統府正門的「懷寧街至重慶南路的凱道雙向車道」、以及後門的「桃源長沙街路口至長沙博愛路口雙向車道」路段,實施交通管制,禁止車輛通行。

李佳霏強調,這項方案沒有增加民眾的行車距離與行車時間,事實上,許多民眾的行車習慣也是會採取這個路線行駛,避免較長時間的多段紅綠燈的號誌管制。不過,這項共識仍待總統府、國安局、治安單位及台北市政府協調,「待決定公告時間後再行實施」。

李佳霏表示,媒體報導所指的「凱道全區封閉」,從未在會議中提及,並非總統府規劃的方案。

李佳霏說,無論是警力負荷還是交通管制,中正一分局與台北市政府交通局在上述會議中都表示支持。中正一分局分局長在會中指出,無論是爭取反應時間還是要加大縱深,治安機關是支持採取管制的措施,如果能做有限度的區隔,可以節約警力,並在有限的警力下採取最有效的防禦措施。台北市政府交通局副局長也說,夜間凱道車流量經計算影響很小,有關車輛管制區部份,該局將全力配合,經確認公告時段及範圍後,將配合掛號誌牌,讓用路人知悉。

李佳霏表示,不論是美國白宮、英國白金漢宮、韓國青瓦台等各國領導人辦公處所,相關安全維護均採最嚴格標準,此次總統府發生被衝撞事件凸顯提升正副元首安全維護的必要性,這部份需要國安、治安及台北市政府等相關單位通力合作,也希望民眾支持政府採取合理、可行方案,「我們會用最小的不便、最少的警力,來獲得最大的安全維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