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道打造「生態廊道」 讓動物安全回家

 

動物路殺事件愈來愈受到關注,這幾年來,工程單位也開始注意到,道路上其它弱勢的使用者。高速公路局四年前就展開國道全線路殺(road kill)大調查,找出動物車禍「熱點」,並打造三條「生態廊道」,給動物一條安全回家的路。國道三號台南白河路段經改善,近三年來白鼻心A1(二十四小時內死亡)車禍下降為零。

 

 

 

高公局委託顧問公司展開國道全線一千多公里的動物穿越傷亡大調查,四年來發生近四萬次路殺,中小型鳥類占高達七成三、哺乳類以貓狗最多、鼠類次之,蜥蜴、蛇、蛙、龜、松鼠、蝙蝠都有,更不乏保育類動物。

 

高公局發現,國三白河段白鼻心死傷嚴重,就利用道路下方既有的排水涵管或車型箱涵,鋪上植栽,打造「動物通道」縫合棲地,邊坡護欄架設網子,阻隔動物穿越,引導牠們改道地下涵洞,並在出入口架設紅外線自動相機偵測。

 

這條路段原本一年撞死六隻白鼻心,試辦第一年,仍有一隻死亡,原來是塑膠網被咬破,導致白鼻心闖入遭撞,隔年全面改裝金屬網,從二○一○年至今,再也沒有白鼻心被撞死。顧問公司經理劉威廷說,廊道最初只有春夏使用,如今一年四季都有動物蹤跡,春季一天可拍攝五、六次動物,除了白鼻心,鼬獾、台灣野兔也是常客,還曾見一家四口「攜家帶眷」,令人感動。

 

有了白河成功的經驗,今年高公局在國三苗栗通霄路段,試辦將跨越國道、一百餘公尺長的車行橋改造為動物通道,七公尺寬的橋面挪出二點五公尺,三分之一路權回歸動物。柏油路面覆蓋土與草皮,與車道之間栽種矮灌木叢遮掩,避開車輛干擾。

 

劉威廷說,本以為動物要很長時間才能適應,沒想到第一個月就拍到動物,甚至撿到一級保育動物石虎的便便!讓所有工作人員都振奮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