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進國際人才 郭台強盼檢討分紅費用化

 

工商時報【記者呂雪彗╱台北報導】

為期2天半的行政院5G發展產業策略會議昨(24)天閉幕,將在5月端出「2020年TW-5G戰略方案」細部計畫,國科會及經濟部都認為未來切入5G系統晶片是重要發展方向,將在5G時代搶占全球系統晶片前二名。

在5G產業鏈整合議題上,電電公會理事長郭台強建議政府,應長期投注資源並支持產學研參與國際標準制定,以法人領軍建立產業界及學界合作平台及分享機制,透過標準參與制定提早布局;並建議政府創造誘因,讓電信營運商願意優先採用國產設備及服務解決方案,在國內閣先建立營運實績,以利進軍國際市場。

在5G尖端技術探索與人才培育方面,專家建議,我國應開始支援5G前瞻研究與專業人才培育,特別是某些領域基礎科學探索成果推動,除可提供B4G(4G進階版)運用,又可為5G鋪路。在人才培育方面,專家也建議企業捐贈基金贊助教授薪酬,並加速研議允許外籍學生畢業後留台就業,以因應5G發展人才的不足。

郭台強則強調,最近大家在談從國際引進人才,但分紅費用化政策,讓國內產業喪失吸引人才的重要工具,高級人才失去創業誘因,致流失到鄰近國家,國際人才來台也不具誘因,呼籲政府應儘快 研商對應措施,鼓勵投資創業。

在5G產業技術深耕與環境建置方面,經濟部次長杜紫軍指出,未來要建立關鍵智慧財產(Essential IPR)與專利策略,保護我國產業於國際市場之拓展不受干擾;建構B4G/5G實驗網,試煉新創技術與使用者體驗導向創新服務,扶植隱形冠軍。同時,他也將推動成立台灣通訊標準聯盟,由業界領軍合,建構區域型標準,成立通訊特定子領域標制度的關鍵第三方。

與會專家並建議政府,應規劃宏觀國家資通訊高速公路發展藍圖,放寬資通訊監理政策;籌組具作戰能力核心團隊,並整合專利談判專家與技術專家參加國際標準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