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航國際包機 遭砍至8班/月

 

工商時報【記者張佩芬╱台北報導】

營運漸入佳境的遠東航空,昨日突然遭交通部民航局以未提撥2.05億元營運準備金理由,表示最快於3月起,將遠航國際包機數量,自每月2、30班減至8班。對此,遠航負責人張綱維表示,公司還在重整,如果提撥營運準備金就會被債權銀行扣押,公司預計今年6月以前完成重整,屆時就會自動解套。

民航局3年前因為眾多市場派介入遠航,為了讓投資者有長期投資準備,提出投資者在遠航重整期間必須按營運規模提撥營運準備金,因此張綱維在入主遠航的重整計劃書中,列了1.5億元的營運準備金,但等公司正式運作,因為部分債權銀行提出抗告,遠航擔心準備金遭銀行扣押,一直不敢提撥。

遠航為此已經遭民航局數度罰款,總計已繳交逾千萬元罰款。民航局局長沈啟表示,局內也知道遠航的困難,但因重整計劃書中有列該筆款項,局內必須依法執行,半年多來遠航飛安明顯改善,員工訓練加強,也有加薪,還完成航機深度檢查,並購置多台新的發動機,民航局也有請顧問研究是否有替代方案可以解決營運準備金問題。

但因一直商量不出雙方可以接受的方案,只好報請交通部核定懲處辦法。部內同意懲處方案,但因寒假期間為避免影響消費者權利,處分最快3月初執行。

遠航昨日也發布聲明稿,表示目前有關營運準備金計算公式並不合理,遠航已多次懇切向主管機關申訴,惟尚未獲得主管機關接受,遠航未來仍將持續向主管機關說明。

遠航認為,公司營運已上軌道,不僅提供離島及兩岸旅客服務,也照顧700多位員工家庭,主管單位限縮遠航的國際航班,影響遠航的營收,每個月短少3、4千萬營收,遠航是認真經營的公司,民航局用這種方式處罰遠航,是對認真的人不公平,主管機關應鼓勵航空業發展,對於認真的公司多扶助,以輔導代替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