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橫復建路迢迢!交通部公路總局副局長趙興華昨(八)日表示,談中橫谷關│德基段復建,首先就是行政院先解除「封山」指令,為此,公路總局編列預算正在做環境變異分析報告,也請經建會提出中橫沿線國土復育策略。他說,未來可以想像,一旦行政院解除禁令,下一步一定是環評,一定是有些攸關國土的上位計劃需要去突破。
趙興華昨天出席立委江啟臣召開的公聽會表示,對公路總局而言,中橫是很重要的公路,也希望成為一條暢通的道路;從民國四十一年起,公路總局就奉命做中橫的選線、測量、踏勘,以及後續的建築,而且,經國先生在民國四十四年,還沒有動工之前就全線走過一趟,四十五年七月七日開始動工之後,走過五次,也就是說,在中橫全線未貫通之前,經過先生已經走過六趟。
何以谷關│德基段要定位為「便道」?趙興華說,世界各國都一樣,公路有公路的標準,所有公路都是開放型的,是大家都可以走的路,也是全天候的,就好像現在的蘇花公路,雖然有落石但還是全天候的開放。但以現在的中橫公路「便道」的線形來說,並不符合公路的規範。而沒有達到公路標準的就會定位為「便道」。
即使是定位「便道」,趙興華強調,公路總局還是依照公路等級來做維護,而且每年都投入大量資金。
公路總局第二區養護工程處處長陳敬明昨天在簡報時表示,中橫便道目前極不穩定,九十九年發生坍方落石九十九次,一百年發生坍方落石九十二次,一○一年發生坍方落石六十三次,一○二年發生坍方落石六十五次。且今年一月三日還發生一部小型車之副駕駛座乘客遭落石擊中身亡,所以用路人通行於此一路段存在高度風險,不宜全面開放通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