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橋預警系統 提早6小時防範

 
 

中國時報【湯雅雯╱台北報導】

台灣何時能免除斷橋傷亡噩夢?根據統計,2008年辛樂克、2009年莫拉克颱風沖毀后豐、雙園大橋,共造成9車16人死亡意外。國家實驗研究院昨發表世界首創的「斷橋預警」平台,可提早6小時預警,協助公路人員找出最佳封橋時間,避免斷橋意外發生。

協助找出最佳封橋時間

國研院耗時6年,領先全球首創「斷橋預警」雲端防災互聯網,整合轄下6個單位,在橋墩安裝防水抗壓獨感測器,可測水下流速,並透過雲端即時傳輸,讓高公局全年24小時監測橋梁安全,並在颱風、洪水沖刷橋墩,產生斷橋危機前6小時提出預警。

國研院國震中心研究員林詠彬表示,台灣因為地形陡峻、降雨集中,比起全球,河川沖刷特別嚴重,而沖刷正是橋梁損害的最大殺手。然而現行國內外的封橋依據,是當河川水位上漲距離橋面1.5公尺,才進行封橋,但河川水面的流速,與河裡的沖刷流速並不一致。

感測晶片即時偵測示警

林詠彬說,感測晶片包在鋼球內,可抗壓、防水、抗衝擊力,將它埋在水下20公尺的橋墩旁,當橋墩沙土被沖刷、淘空,晶片就會發出訊號,即可得知沖刷情形。例如這次蘇迪勒颱風期間,就偵測到自強大橋遭沖刷達3.5米深,確實發揮預警作用。

此外,橋墩上的感測晶片可透過雲端即時傳訊到平台,當沖刷深度到警戒值時,就會亮「黃燈」作為封橋警訊,當亮「紅燈」時就是有倒塌的疑慮,必須立即封橋。

交通部高公局總工程司許鉦漳指出,目前在濁水溪上中下游,名竹、中沙及自強大橋裝有「斷橋預警」裝置,未來將擴大到中部地區的主要橋梁,例如大甲溪國道3號,或較老舊、遭河川沖刷較嚴重的公路橋梁。

施工費300萬 可望外銷

國研院說,目前一個橋墩安裝「斷橋預警」系統,施工費用約300萬元,雖然造價不斐,但因應極端氣候衝擊,全球美、英、日等國也面臨斷橋危機,台灣獨創的斷橋預警技術,不僅可保障用路人生命安全,未來也可輸出國外,商機無限。